1. 杀害亲戚的孩子有继承权吗 2. 遗嘱继承可不可以法定继承 3. 如何处理遗赠纠纷 4. 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的区别有哪些 杀害亲戚的孩子有继承权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遗嘱...
根据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遗嘱继承中如果各种继承方式并存,应首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其次是遗嘱和遗赠,最后才是法定继承。
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抚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抚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果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遗嘱继承人依遗嘱取得遗产后,仍有权依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取得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遗嘱继承人故意杀害遗嘱继承人的;
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对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我国继承法规定,公民有处分自己合法所有的个人财产的权利,被继承人在死亡之前对自己合法所有的个人财产进行处分,在其死后生效,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对公民个人财产的保护,但是,这种处分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应充分考虑老人的特点,应充分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惯,选择合适的遗嘱方式,合理处分财产。
《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这里讲的遗赠人是指遗赠人在遗嘱中确定的在遗嘱继承人的范围内,由其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在遗嘱继承中如果存在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的遗产,继承人可以根据遗嘱中指定的具体的继承人,取得遗产。
遗赠纠纷主要表现为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的遗赠财产关系以及扶养人先于被抚养人死亡的情形。
在实践中,很多人认为遗赠人先于被抚养人死亡,没有遗产,或者遗产尚未处理,不影响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故不应剥夺其应继承的份额。
另外,遗赠人在享有的继承权方面也有差异。
例如,享有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享有遗赠权的客体只能是遗产。
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集体组织;而遗嘱继承的主体是确定的,不仅包括法定继承人,也包括集体组织;
遗赠的客体是财产所有权;
遗赠扶养协议中的财产只能是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而不能是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
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社会组织;
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必须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而且在身体健康,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扶养人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
扶养人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受其中任何一方的约束,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