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电子商务 > > 网络造谣是什么违法行为?

网络造谣属于网络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造成受害者自杀或者精神失常的还需要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赔偿给受害者相应的费用。


  一、网络造谣是什么违法行为

  网络造谣属于网络诽谤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二、网络诽谤罪的公诉条件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认定。按照刑法规定,诽谤罪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外,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被害人如果没有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不能对实施诽谤的行为人处以刑罚,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就是说,“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案件,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为了明确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刑事案件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有七种情形:

  1、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2、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3、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4、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6、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7、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网络造谣属于网络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受害者有受到伤害的,还需要承担附带的民事责任,包括赔礼道歉、恢复原状、支付精神损失费等措施来对受害者进行补偿。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