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诉讼法145是什么 2. 民事诉讼法145条的具体内容如下: 民事诉讼法145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法律之一,用于规定诉讼程序的一般性规则和程序流程。 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正审判。 民事诉讼法145是什么? ...
民事诉讼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法律之一,用于规定诉讼程序的一般性规则和程序流程。
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正审判。
民事诉讼法145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145是指2021年5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45条。
该条解释对于诉讼程序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包括举证责任的分配、证人证言的听取、鉴定程序的适用、审判程序的启动和审判组织的设置等。
民事诉讼法145条的发布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法官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民事诉讼法,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同时,民事诉讼法145条的发布也可以促进法治建设,加强法律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第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自案件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
当事人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审查。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答辩状审查终结后,可以向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或者意见。
第二条:当事人需要向证人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案件受理后十日内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在证人出庭作证后十日内提供证据。
第三条:证人证言必须在审判过程中得到提取、整理和验证,不得私自销毁或者隐匿。
证人提出证人证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有争议的,应当提交有关证人的质证意见。
第四条:证人应当如实陈述自己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事实,不得故意夸大事实或者故意歪曲事实。
第五条:证人证言的视听资料,应当经过鉴定确认其真实性。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