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继承人的范围 2. 继承顺序 3. 遗产分割 4. 丧失继承权的情形 5. 其他事项 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继承范围有哪些? 我国现行民法典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它扩大了继承法的规定...
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继承范围有哪些?
我国现行民法典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它扩大了继承法的规定范围,明确了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割等事项。
下面是我国现行民法典继承范围的相关规定:
在继承法中,继承人是指与被继承人有继承关系的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在现行民法典中,继承人的范围有所扩大,包括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
在继承法中,遗产的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
在现行民法典中,增加了“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一顺序,规定继承人按照继承顺序继承遗产。
在继承法中,遗产分割是指在继承开始后,对遗产进行分割的过程。
在现行民法典中,规定继承人在分割遗产时应当妥善保管遗产,并有权进行合理的支配。
在继承法中,丧失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因某些原因不能继承遗产而消灭继承关系的情况。
在现行民法典中,规定继承人因犯罪被判刑或者被劳动教养而丧失继承权。
在现行民法典中,还对继承的一些其他事项进行了规定,如继承的公证、遗产的保管、继承纠纷的解决等。
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继承范围扩大了继承人的范围,明确了继承顺序、遗产分割等事项,为更好地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完善的规定。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