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诉讼离婚 > 民法典法定继承顺序有变化吗(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者指的哪些人)

民法典法定继承顺序有变化吗(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者指的哪些人)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2 19:25:34 浏览量:57

1. 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者指的哪些人 2.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的继承人包括: 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者指的哪些人 民法典是我国最新的一部法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民法典中,法定继承是继承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 根据民法典...

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者指的哪些人

民法典是我国最新的一部法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民法典中,法定继承是继承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的继承人包括:

  1. 配偶;

  2. 子女;

  3. 父母;

  4. 兄弟姐妹;

  5. 祖父母、外祖父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是指法定继承人中的直接亲属。

如果还有其他的亲属可以作为法定继承人,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法定继承人范围,例如丧失劳动能力或患有严重疾病的继承人等。

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是按照法定顺序进行的,即先继承遗产的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后继承遗产的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以此类推。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继承人之间的相互继承问题,例如继承份额的分割、遗产的保管和转移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进行解决。

总之,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者指的哪些人,为我们揭示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法律保障。

如果您正在考虑继承您的亲人的遗产,建议您仔细阅读民法典,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便更好地维护您的利益。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民法典 法定继承 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