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者指的哪些人 2.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的继承人包括: 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者指的哪些人 民法典是我国最新的一部法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民法典中,法定继承是继承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 根据民法典...
民法典是我国最新的一部法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民法典中,法定继承是继承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
配偶;
子女;
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外祖父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是指法定继承人中的直接亲属。
如果还有其他的亲属可以作为法定继承人,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法定继承人范围,例如丧失劳动能力或患有严重疾病的继承人等。
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是按照法定顺序进行的,即先继承遗产的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后继承遗产的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以此类推。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继承人之间的相互继承问题,例如继承份额的分割、遗产的保管和转移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进行解决。
总之,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者指的哪些人,为我们揭示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法律保障。
如果您正在考虑继承您的亲人的遗产,建议您仔细阅读民法典,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便更好地维护您的利益。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