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诉讼离婚 > 民法典地役权期限(民法典地役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民法典地役权期限(民法典地役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5 19:58:09 浏览量:28

民法典地役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随着2021年民法典的颁布,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其中,地役权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格权,被正式纳入民法典之中。 然而,关于地役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争议。 在民法典中,地役权被定义为一种基于债务关系的役权,即债务人可以通过向债权人支付地役利,使债权人的不动产成为债务人的抵押物。 ...

民法典地役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随着2021年民法典的颁布,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其中,地役权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格权,被正式纳入民法典之中。

然而,关于地役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争议。

在民法典中,地役权被定义为一种基于债务关系的役权,即债务人可以通过向债权人支付地役利,使债权人的不动产成为债务人的抵押物。

同时,民法典规定,地役权的时效为两年,从债权人请求地役权消灭之日起计算。

虽然民法典明确了地役权的时效为两年,但是关于该时效的起算点以及中断和中止的规定仍然存在争议。

有观点认为,地役权的时效起算点应为债务人到期债务的日期,并且如果债务人在到期债务之后延期付款或者拒付地役利,则债权人可以中断或者中止时效。

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

此外,民法典中还规定,如果债务人在到期债务之后去世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则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确认其关于地役权的合法权利。

这一规定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观点认为,如果债务人去世或者丧失行为能力之后,其继承人或监护人是否会合法地行使地役权,存在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关于民法典中地役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争议。

虽然民法典明确了地役权的时效为两年,但是关于时效的起算点以及中断和中止的规定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原则综合考虑,确定地役权的时效问题。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地役权 民法典 诉讼时效